《中日翻译与中文教育的盛典》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与中日翻译家协会举办讲演会
2017年3月21日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和中日翻译家协会在日本大学共同举办讲演会。
日本大学教授、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会长吴川在致开幕词时指出:“中日交流源远流长,在语言、文化上相互影响。古代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利用汉字又创造了很多新的词汇,通过文化交流再流入中国,很多日源词已经融入汉语甚至成了流行语。因此,在汉语教学和翻译中特别要注意这些同形异义词。在翻译日本文学作品,特别是翻译日本传统诗歌(和歌、俳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译出原汁原味,切忌烤生鱼片吃。过分直译和完全脱离原文的翻译都是不可取的。”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胡志平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中日两国人员交流、贸易往来和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并称赞今天讲座活动很有意义,口译翻译瞬间即逝,但是笔译翻留下的成果具有大的影响力,希望从事翻泽的专家学者加倍努力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希望从事中文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们,同日本同仁一道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和平友好贡献力量。
担任主讲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日本语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徐一平,讲演的题目是《从日中翻译来看语言和文化的问题》。国学院大学枥木短期大学教授、日本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塜越義幸讲演的题目为《微型小说的翻译与汉语教学的应用》。
本次讲演活动邀请了东洋大学教授続三義、中日翻译家协会会长金暁明、广岛大学教授盧涛、大东文化大学教授高橋弥守彦、东京工科大学教授陈淑梅、明海大学教授刘勋宁担任评论员。
徐一平教授在谈到文化的传播和翻译时举例论述了翻译标准理论创建者们的各种理论,提出了直译、意译、直译意译兼顾的方法以及如严复的信、达、雅 ,钱钟书的化境说”更换原作形式,再现原作价值,化解语际内容和形式渐渐的‘一意多言’式矛盾,实现语言壁垒的凿通和人类文化的互文。”
在谈到修改时提出,”译必讹,讹必改,译不厌改。无论是边 译边改,还是译后再改,译者必须准确无误地 理解原文,不漏痕迹地语际转化,表达译文尽 可能保值存义,必要时保留原文语形,追求尽 善尽美的表达效果,检查译文是否文通字顺, 符合规范,可读可信。”再如形似、意似、神似方面谈及了傅雷的”以翻译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 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词汇、句法、篇章、文体 功能对等:既有表层的语言信息,也有深 层的文化信息,译者忠实于原作并不是要亦步亦趋、矫揉造 作,而是在对原作融会贯通的前提下,通过 自己的审美判断和选择,对原作进行艺术再创造。
塚越義幸教授的讲演以田中角荣于1972年9月25日所作汉诗”国交途絶幾星霜,修好再開秋将到。隣人眼温吾人迎,北京空晴秋気深。”开篇,从微型小说的概念、定义说起,在介绍其作家和日译情况时,首举2017年1月出版的《凌鼎年自选微型小说集》,其103篇中的53篇已由18位翻译家译成日文。在微型小说教材编选过程中,1989年4月和1995年4月卢晓逸、大瀧幸子编的《当代小说选》可以说是采取了最细致的方法了。他指出,以微型小说为教材的最大益处在于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存在与短篇小说相比,因为语言重复出现较少,对于理解前后关系多费时间。塚越教授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课题,以汉俳收尾”交流已四旬。蝶戲鶑吟微小說,樱蕾萬枝新。”
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副会长渡邊晴夫致闭幕词 表示,两个会联合举办日中翻译和中文教育方面的讲座很有意义,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希望今后日中两国从事翻译和教育工作的学者,多多培养专业人才。
庆应大学教授、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事务局长段瑞聪主持了讲演会。
(以上讯息由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中日翻译家协会提供,文:金暁明,图:陳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