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访祖寻根记
(原创作者:旅日华人画家谢春林)
谢氏在家乡余姚是个大姓。
最初对我提起让我回乡寻祖的是余姚市委王永康书记(现任西安市委书记);后来2011年我率日本文化友好访问团在家乡余姚市博物馆与乡贤同僚共同举办“中日国际书画邀请展”,当时的余姚市宣传部潘银浩部长(现任余姚市长)又对我提起此事,并说有机会陪我一起去我父亲的出生地泗门镇寻根。一晃很多年过去了,今年的六月我回国之际,承蒙好友罗行长的好意安排和相陪,终于踏上了寻根访祖之旅。
浙江宁波属下的余姚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七千余年历史的古河姆渡文化辉煌耀眼,哺育了众多的豪杰才俊:严子陵、虞世南、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无一不是家乡的骄傲。
家父谢显豪,1911年出生于余姚泗门镇。十四岁就独自一人到上海学手艺闯天下,于解放前一年和人合资创办了上海亚生钢铁厂,从此就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批企业家中的一员。父亲平时工作早出晚归,在家话语也不多,家人也从来不知道爷爷奶奶的事情,直到父亲1997年去世,祖上的事也就成了一个谜团。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谢氏,系炎帝之后。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省岐山、武功一带),故姓姜。西周末年,炎帝后世申伯以周宣王舅父佐周中兴,封于谢邑(今河南省南阳一带)。《诗经·大雅》中有记载。其后,申伯后裔就以国为氏,申伯也就成为谢氏得姓始祖。因姜谢实为同宗,为维护血统,谢氏历来有“姜谢二姓不联姻”之族规。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原士民大举南下,谢姓的一支也辗转来到了浙江定居,史称东山会稽谢氏。谢氏初到江南,门第并不显赫。后有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公元320年-385年),东山再起,指挥淝水之战使晋室危而复安。孝武帝赠谢安为太傅,又追封为庐陵郡公,荣耀无比,东山会稽谢氏遂成为与琅琊王氏齐名的江左望族。而谢安的侄女谢道韫与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婚姻和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使其拥有了“咏絮之才”的盛名也是一段千古佳话。
余姚泗门谢氏 ,自明朝起人才辈出,连绵不绝,成为浙东一大人文景观。最著名的的当属谢迁。谢迁(公元1449-1531年),明代状元,一品大学士,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阁老(宰相),权重功高,卒被赠太傅。谢迁之后,泗门谢氏遂成望族。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二代,泗门谢氏得贡生以上功名者五十余人,有一百二十余人授予各类官职;泗门谢氏现人口近五千(迁居外地的不计);泗门成为东山会稽谢氏再兴之地。
我出生长大都在上海,余姚是我的祖籍。记得年轻时曾陪我父亲去过泗门老家看望叔父等亲戚,但多年来一直疏于走动。直到2006年我赴家乡邀请余姚市领导来出席我在上海美术馆的“谢春林海景山水画”个人画展之后,我和家乡的交往才开始变得频繁起来。泗门镇政府为进一步挖掘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民间文化习俗,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恢复了传统的谢氏宗祠祭祀活动,使泗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到传承和发展。其中修订完善家谱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被提上了日程。
这次在漫山遍野杨梅熟了的季节,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访了泗门。当地的文管会负责人谢建龙先生详细地询问了我父亲和叔父的情况,他说,我父亲是1919年以前出生的,那一定可以在谢氏家谱里找到我家的渊源。据说一直流传至今的谢氏家谱是明正德年间,由谢迁亲自主持二修的。因人数太多,就以成化谱为总谱,十八房分修房谱。建龙先生一行陪同我谒拜了著名的谢氏祠堂,如数家珍地为我作了介绍:泗门谢氏始祖祠堂始建于明代,由谢迁倡议建造。现存建筑除门楼外均为清代重建,占地2200多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规模较大,格局完整,彩绘生动,是浙东地区古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大祠堂里,望着先祖的画像,看着一件件的文物,思绪万千!余姚籍乡贤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曾说过:在一般的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的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
回到上海数天之后,我收到了谢建龙先生传来的经过多方查证的好消息,他将记载有生辰八字的父亲,叔叔和祖父、祖上家谱的照片也发了过来,那天,我沐手进香对着父亲的遗像郑重地告知:您访祖寻根儿子回来了,我是谢安的五十四世孙,谢迁谢阁老的直系十五世孙。我要加倍珍惜谢氏始祖留下的宝贵财富,努力为谢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谢谢父亲的生养之恩!
(谢春林,画家,中国已故山水画大家应野平的关门弟子。 出生于上海市,1986年底旅居日本。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1992年创立日本国际书画文化交流协会,现任会长及日中国际文化基金会主席、日本中华文化艺术家联合会会长等职。 谢氏用了20多年时间周游世界,搜遍奇稿,在山水画的“水”的领域潜心研究,终成大器,被舆论界誉为“海景山水画”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