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 散文·随笔僑言僑語异国他乡・海外生活疫情时代

春节前的乡愁:从疫情中的医疗队 想到从前“省城来了医疗队”的妈妈…(多图)

自从有了疫情,中国经常出现一个概念,叫做“医疗队”,创造了疫情时代的奇迹,赢得了全社会甚至全球不少国家的普遍好评!2021开年之后,随着东北三省疫情严峻,各地又有不少医疗队日夜兼程前往驰援,医疗队一到病情严重区域便顾不上喝水吃饭睡觉,上来就“先救人重要”,不少医护人员深夜或凌晨实在撑不住了,在门框上、在走廊边,累到、睏倒……这一幕,看多了,自然想起从前的妈妈……

母亲这辈子也是穿白大褂的“医疗工作者”,在市立第二人民医院上班。从小到大,在我的记忆里,一生也多次参加过“巡回医疗队”,到农村去,到偏远的地方去,下乡治病救人巡回医疗。尤其是当山东遇到洪灾、水涝、粮食减产、流行病肆虐、收成不看好的年头,作为省府的省城,卫生局就会组织省级市级各医院的医疗工作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也就是农民们说的会“移动的大医院”,在全省各地最需要的地方,进行巡回诊疗,县里、镇上、村里……所到之处,当地人都会奔走相告:“省城的医疗队来啦!”(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当时,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携家带口,陆续闻讯而来!

那时的巡回医疗队,都是卫生局主办的,各医院都要抽调各科室的医护人员报名配合,组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诊疗医护队,走村寻乡;而每次只要母亲知道了,都会积极报名参加。因是母亲是O型血,遇到需要紧急输血抢救的重症患者,母亲总是毫不犹豫,二话不说,马上撸起袖子,伸出胳膊……

其实母亲从年轻时,身体就并不是怎么太好,然而输血给病人,却从没有含糊过!

即使没有医疗队,就是普通的“值夜班”,听说重症的需要输血抢救,母亲亦是义不容辞……

当我们还很小很小的时候,母亲甚至还在班上卖血(当时上班的医院并不是后来母亲一生任职直到退休的第二人民医院)……换回几片一种叫做“糠麸饼干”的点心,给我们姐妹充饥……

小时候,在曾经日子过得很困难的年代,经常有来要饭的人站在我们院子的大门口,不肯走开。那时我们住在爸爸单位的宿舍,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机关大院长大的孩子”,虽说爸爸的单位,的确也算是省里的大机关了,但那时,我们住的机关宿舍并非“大院”,而是由当年保留下来的日本人盖得一个院子改造的,在一个名叫“广智里”的胡同里,所以院子门口并没有传达室(爸爸的单位其他宿舍门口都有传达室)我们家里的房子一直也都保留了日本式的拉门大壁橱,不过榻榻米被爸爸单位改建成了平整的水泥地面,所以一进门,就踩到高高的木质门槛……就在这个没有看大门 的、不大不小的院子里,每当来了“要饭的”,母亲总是拿了干粮塞给那些看上去衣衫褴褛单薄瘦弱的人……(这一幕每次都被幼小的我看到)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也家搬到了真正的机关大院宿舍,也有传达室了,尽管这中间也搬过几次家,但宿舍的大院一次比一次大,直到现在,我们家也还住在在爸爸单位的宿舍大院里,从出国之前住过的那个大院开始,直到现在回国探亲的大院,就再也没有见有过乞丐上门了。

母亲一生多少次输血给他人?我们都不知道,甚至连爸爸也不知道……母亲虽然不是内科的主任医师、也不是外科的主刀,但是,那个时代医院里的大人,只要说起母亲,大家都会说“你妈妈,长得漂亮口碑好!”(小学中学放了学经常跑去妈妈的医院)

后来上中学了,知道母亲又献血了,心里总是不安,因为深深知道,妈妈的身子骨,并不多么硬朗,而且,妈妈是个从来不为自己吃点什么补养的人……漫长的岁月,不管发生什么,都压不垮妈妈!母亲对待人生,从来都积极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即使在我们家最倒霉最低谷最难熬的岁月里,在我们家有一年春节眼看就要熬不过去的年关,母亲在过年前拆洗棉被准备过春节的最冰冻寒冷日子里,仍是一边做家务活儿,一边口唱“洪湖水浪打浪……、“一条大河波浪宽……”(妈妈的嗓音很好听!)

母亲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磨难,但从不去回首纠结怨愤,更不会去翻旧账将早已成为过去发生的一切和耿耿于怀。

母亲已经退休多年了,但是,母亲穿白大褂戴白帽子大白口罩白手套上班的样子,至今,依旧刻骨地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即使在大阪,不定哪一会儿,一闭眼,一转身,好像就在眼前,睁睁看见妈妈在医院上班的从前!(从前放了学经常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先去医院帮妈妈打饭,尤其是中学时代)

母亲一辈子兢兢业业工作,勤勤俭俭持家,开朗、美丽、善良,凡事为别人着想,勤劳勤快勤奋,做得一手好吃的饭菜,理得一个井井有条干净温馨的小家,从小到大,不管我们做错了什么,母亲都从来没有厉声呵斥过我们,更不用说打骂了!

今年,母亲已经93岁了,依然慈眉善目,干净利索,每天笑眯眯乐呵呵……

母亲一生爱国爱家,爱生活爱工作,爱趵突泉水四季喷涌,爱一池明湖映半城山色,喜欢画画也喜欢唱歌,正义感、正直、厚道、真诚、老实、传统、正统……

穿白大褂的母亲,一生的点点滴滴,伴我长大,母亲的白大褂精神告诉我,不管什么年代,不管时代怎么变,“勤劳善良奉献担当”,都永远是伴随女人走过蹉跎岁月最高级的王牌“保养品、营养品和化妆品”!

母亲一生不化妆不保养,但魅力,始终伴随着每一个年龄段的妈妈!

又快过年了,祝福人生早已告别“医疗队白大褂”的妈妈,年复一年,笑眯眯乐呵呵,永远永远永远!

摄于2021年1月10日

快要过年了,大姐给妈妈买了紫底粉嫩小梅花新上衣 (2021年1月24日)姐妹中唯有我,除了思念,除了隔海望穿双眼,什么都没有做!!!

2021年1月13日

妈妈和小姨

妈妈和二姐

2021年1月

2020年回老家过年

30多年前,妈妈来日本看我们。(1989年摄于横滨)

21岁时的妈妈

40多岁时的妈妈(记得小时候一到过年妈妈就穿上这件丝绸暗花棉袄,而我们姐妹的棉袄,家里日子过得再怎么紧,临近春节,妈妈也会熬它几夜为我们姐妹赶制做新棉袄)

穿列宁服的妈妈

……

春节快到了,20多年来,几乎每年元旦或春节或中秋节国庆节都常回家看看,今年,大阪的老朋友都微信互慰:“连想你也别想了,老实趴家里吧”……

曾经在自己的专栏里写:

乡愁是饺子汤圆水煎包,

乡愁是绿豆去火加红枣,

乡愁是茶叶鸡蛋大油条,

乡愁是麻辣锅加大火烧。

乡愁是飞机晚点,

乡愁是行李卡槽,

乡愁是老家开不动车的外环线,

乡愁是春运始动大回潮。

……

今年,2021年春节,来自全世界的乡愁都要改写了。写乡愁,还是回到余光中余老的模式作为本篇的结束语吧: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海峡
我在这头
老家在那头

……

(原创:大阪远芳 详细报道请阅读《中日新报》2021年2月1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