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尾山探源
作者:乔赞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地处泰沂余脉末端、汤汤泗河起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泗河是泗水的母亲河,也是儒家文化的母亲河。
盛夏时节,自县城出发,沿河岸逆流而上,穿行在绿植纷披的泗水县境,山川俊美、村落掩翠,一路花香萦绕、鸟鸣相随,步步是景、处处皆画。行至泗河源头,耳畔渐有叮咚泉音传来,目之及处玉珠飞迸、流水淙淙,如翻雪成堆,若猛虎怒吼,似火山喷发。
群泉中间,地势缓慢隆起,成一无峰土丘,即为陪尾山。细观此山,海拔不过百米,形似坚固的鸟窝,状如巨硕的温床,态若慈祥的母亲。环顾周边,皆是幽静的山林、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地。遥想当年,正是这片土地为文明的创造、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承载起一条河数百里的流程、一座城几千年的历史。
泗水禹贡属九州徐域,五帝时期历属姑篾、崇伯、卞明等国,为穷桑之地。据传,人类始祖伏羲在此繁衍生息,催生东夷文化;自颛顼称帝,唐尧、虞舜、夏禹、皋陶,在此活动发迹,融合华夏文明。这一时期,以法治、德治为主干的上古文化,体系逐渐清晰,脉络慢慢明了,伴随这片土地从胎儿走向婴儿,从蒙昧走向文明。
自西周起,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泗治多以卞、鲁为名,或置卞县卞邑,或属鲁国鲁郡。此间天下分合,百家争鸣,先有夫子孔丘,河畔盘坐,讲学劝道;再有贤人子路,百里负米,孝老爱亲;也有卞庄子,坐山观虎斗,节士不辱生。自此,仁爱的种子逐渐萌发,文化的胚芽次第成长。
在广袤无垠的泗河流域,不仅孕育了东夷文化、儒家文化,养育了许许多多像孔子、仲子、卞庄子这样的圣贤名士,还衍生出泗阳、泗州、泗县、泗洪诸多与泗有关的地方,受到泗河滋养最多的当属泗水了。民国至今虽经战乱,境内村庄多有划转,泗水县治从此未变。多少年过去了,乱世中的枯瘦少女渐渐长大,学会了梳妆,学会了打扮,正如出水芙蓉般蝶变成一座温和、善良、恭谨、勤俭、谦让的文化之城、有爱之城。
每逢周末,穿着各色马甲的志愿者,穿行在大街小巷,或扶弱济困、或文明劝导,不要薪酬,无须号召。而这,已成为小城百姓成为生命里的自觉。
历史是遥远的,远不可及,但又近在咫尺。春节期间的泗水,寒风四起,白雪满地,我踏着孔夫子、卞庄子、子路、李白诸君或深或浅、或轻或重的脚印,再次来到陪尾山。
山间小径,曲折委蛇;脚下石板,古朴苍茫。行进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温润的水汽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妙不可言。登顶陪尾,但见泉眼若星,河流如带,远山似屏,百里泗河千年泗水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