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祠石阙
位于山东济宁嘉祥县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的石阙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石质的汉代建筑之一,为我国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这对石阙是原位置、原方位提升起来的
阙:又称为“观”、“门观”。在古代就是门。古代石阙是放在宫殿或坟墓的前面的一种石牌坊。在这里他就是武氏家族墓地的陵门。在《白虎通义》中记载“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可见阙是帝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汉代以来,宫殿、坟墓前多立之,成双者居多。建筑呈楼形,阙前多有碑及巨大石兽。此双阙,呈楼阁形,母阙外附较小的子阙。子阙偎依母阙,皆仿照砖木建筑形制。
西阙:母阙身由三石叠成,其前、后、右三面各有画象,左面接连子阙。其前(北)部画面分两层。上层上部刻一车一骑,下部刻四人,两两相对。下层刻铺首和双龙衔璧图。画面四周饰连弧纹、陶纹、双菱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前面刻的一组八分铭文。铭文共八行,行十二字,末行九子,共九十三字。原文为:“建和元年太岁在丁亥,三月庚戍朔四月癸丑,孝子武始公、弟绥宗、景兴、开明使石工孟孚(一作季)、李(一作季)弟 造此阙。直(值)钱十五万。孙宗作师(狮)子,值四万。开明子宣张仕济阴,年二十五曹府君察举孝廉,除敦煌长史。除病夭殁,苗秀不遂。呜呼哀哉,士女痛伤。(《金石录》卷十四)下有底座,上呈斗拱。阙身刻文字及画象。武氏双阙面向西北,人们习惯称为东阙和西阙。两阙形制相同,但雕刻内容各异。全部用雕凿花纹图案、车骑人物画面的石块垒砌而成。两阙之间的这条长石,古时称为“阈(yù)”,也就是人们称的门坎、门槛。石条中部的这个小圆顶石,古时称为“ 闑(niè)”,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是用作档门的,防止关门过度,故又称“门限”。可见这对石阙是武氏墓地前的大门和守护神。无锡三国城的城门就是仿造这对石阙修建而成的。
スポンサー コンテンツ ·(赞助商广告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