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触摸中华文明(原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边吃粽子边背诵《离骚》…(美文推荐)
原创:董玥/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中华文明的亲切与绵长是两年前在台湾南部度过的那个端午。那日,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朋友们,齐聚台湾国立台南大学校长府邸。大家一边品尝清香迷人的糯米粽子,一边竟兴之所至背诵起了《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即便初夏的午后忽降阵雨,大伙儿依然谈兴不减。雨花晶莹,小院藤蔓间萦绕满欢声笑语。
前一日大家还素不相识,但是异地他乡终因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而彼此联结。隔着一湾海峡、一片大洋甚至一整个半球,时间在空间中流淌,迥异的个体形式下亦可以蕴含着相似的生命底色。当这种宿命般的熟稔走向人文领域,谈开去的雅兴则更为浓郁。大观园湘黛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自有一番小女儿胸中有丘壑的大气魄;明月夜皇甫松倚舟独吟:“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也许是苍茫失意之人的梦中絮语;又抑或“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此生的情愫黯然何止李益一个,这盛世星火的美丽又有几人得以执手共赏?自仓颉造字起,经过甲金篆隶草楷行,汉字编织的文学世界光怪陆离,一字一句印刻下中华文明精神内核的丰富与坚忍。这种跨越历史仍可共情的景象本身,便如同诺亚方舟般闪现出神性的光辉与智慧。
思绪再次回转到那个夏日,那天校长在餐叙结束后致辞。这位双鬓灰白的老者温熙地微笑着,对眼前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投以宽容到近乎宠溺的目光。相比于校园中欧美留学圈,华人同学间似乎有着更天然的亲近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似乎早已心照不宣,成为根植于灵魂深处的脉络。当我们同修《论语》《孟子》《庄子》等课程时,当我们读着“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而会心一笑时,当我们在书法课上一同领略欧体“于平正中见险绝”以及颜筋柳骨的俊逸风姿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在这方南国热土的海角涛声里,被映现得更为熨帖与真实。校长说:“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根,无论身在何方,心中此方净土是不容亵渎的。”剥开粽叶,我恰巧咬到内底的一颗红枣,混合着糯米芬芳的甜香刹那间在口腔与鼻翼间弥散。
在那之后一周,我和几个朋友又结伴北上参观台北故宫。一整个下午都在篆刻、书画、瓷器、玉器等各个展厅间流连忘返,西周毛公鼎、翠玉白菜、黄州寒食帖、富春山居图、溪山行旅图、汝窑莲花氏碗……它们禁不住让你思绪飘飞,想象起每一个玻璃柜中物件拨开岁月的尘埃所埋藏的依稀往事。如果说台北故宫的文物给人以低调且醇厚之感,那么北京故宫的风貌则是另一番心境了。金水桥勾勒出一道道飘逸的弧线,婀娜中不乏自矜的眉眼;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巍峨壮阔坐北朝南,亭台楼阁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如同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两者融合为圆融完满的整体,见微知著化作中华文明的一片缩影。行步其间,内心平和安稳,仿佛有一个恢弘且坚实的历史托底,一切便可笃定应对。文明的高远与个人的自洽得以紧密咬合。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未曾发生过断裂,泱泱五千年酝酿了足以穿透时空的力量,亦成为当下这列现代快车最牢固的底盘。
数月前一个华灯初上的黄昏,已经求学上海的我,坐在公交车上,耳畔飘来了久违多年,仍旧熟悉、亲切无比的童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惊喜中抬头,一个小男孩正在手机软件后跟读着幼年启蒙过我的《千字文》。他穿着米奇T恤,浅蓝短裤,圆圆的脸庞稚气且专注。这刻,车窗外正掠过天际绚丽的彩霞和不远处琉璃闪烁的屋顶,一瞬间,我恍若又回到了那个华人朋友们欢聚一堂齐声吟诵《离骚》的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