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邹城市:多点开花释放文化“两创”新动能

《四书解读》搬上荧屏,原创音乐剧《礼门义路》常态化巡演,研学游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非遗文创小院建在民俗村……近年来,邹城市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全方位深化文化研究,多层次扩大文化交流,争创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多点开花释放文化“两创”新动能。

创新引领,推进非遗连接现代生活

建设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持续加大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力度,建设“风近邹鲁礼乐中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举办2023年省非遗策展工作现场会暨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全省非遗工作者、非遗工坊带头人代表120余人参加观摩和培训。

建设非遗文创小院。依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大洪沟民俗文化村,建设柳下皂、峄山松墨、峄山楮皮纸、葛洪养生茶等非遗小院10个,吸引非遗传承人开展工艺制作和产品直播活动,借助民俗村的知名度和客流量,吸引更多游客走近非遗、熟悉非遗,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推动邹城非遗“破圈”。

打造“邹鲁尚品”特色品牌。制订出台了《2023年“山东手造 邹鲁尚品”推进工程实施方案》,通过“组建一支队伍,打造一处基地,拓展一个平台,塑造一批优品,涵育一个品牌,培育一批产业集群”的“六个一”行动,深入推进手造工程实施。建成全省首个山东手造直营商店,伏陶文化公司入选“山东手造 优选100”获奖名录。

挖掘提升,编撰创作文艺精品

做好主题性文艺创作。深度挖掘孟子思想、母教文化、邹鲁文化、伏羲文化的时代价值,打磨提升音乐剧《礼门义路》,推进话剧《青春孟子》剧本提升,推动《追“孟”之路》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是全国唯一有儿童剧入选的县市,依托北京保利院线开展巡演,促进文化交流。

加强文化资源研究阐释。全面调查摸排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阐发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强对历史典故、文物遗址等文化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开展《二十世纪孟子全书》编撰工程,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

创新实施“村歌计划”。开展“孟子乡音振兴乡村”村歌行动计划,充分借鉴民谣、小调、曲艺等,创新打造了80余首“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村歌精品。以村歌为突破口,引导村民唱家乡歌、思家乡亲、赞家乡好、抒家乡情,打造乡村特色村歌,争创山东省第六届文化创新奖。

项目推动,做强孟子文化产业

大格局谋划5A级景区建设。整合峄山、“两孟”、孟苑片区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上海景域集团5A级景区项目建设。围绕“传统孟子文化的当代表达”这一定位,打造具有“中国风、国潮范、年轻态”的地标打卡地。围绕“到孟子故里 养浩然之气”壮游研学主题,树立“养成系”沉浸式互动研学体验范本,打造中国首个青少年立志壮游目的地。

   全方位打造孟子研学游产业。成立国内首个研学旅游联盟,推出24项传统文化体验项目,创建研学基地14处,开发研学线路10条,推出研学课程30个,打响“教子有方·游学邹城”品牌,孟庙孟府孟林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新推出“到孟子故里·做大丈夫”文旅体验项目,吸引更多人来邹城市体验,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立体式丰富文化市场业态。树立拓展“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与康养、旅游、体育等深度融合,发挥文化引领带动作用。重点打造“夜画八里”鑫琦夜巷、花千谷超级夜市,燃动夜间文旅业态。持续培育大洪沟、康王谷、上九山等项目,推进文旅赋能城市发展。深入挖掘邹鲁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演艺、美食产品等衍生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