イベント一期一会中日文化交流信息发布异国他乡・海外生活文化・芸術行事

「第4 回日中文化芸術祭 IN 萬福寺 」隆重開幕

本报京都2日消息:11月2日的京都,秋空澄澈,秋风习习,秋高气爽,秋阳高照。由中国駐大阪総領事館、日本中華文学藝術家連合会、一般社团法人京都中国书画院、黄檗文化促进会、黄檗山萬福寺共同举办的「第 4 回日中文化芸術祭 IN 萬福寺」開幕式隆重举行。

下午一点半,主持人张述洲和白雪梅在大雄宝殿前宣布:「第4 回日中文化芸術祭 IN 萬福寺 」開幕式、现场开始。介绍嘉宾之后,日本中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长葉衛陽首先致辞。

葉衛陽会长说:“我们日中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由居住在关西的从事中国文化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等艺术家组成,积极在各地开展日中文化交流活动。今年第四次也是在与中国渊源深厚的宇治万福寺举办,象征着日中友好的历史渊源和延绵。本次艺术节的举办得到了万福寺、宇治市、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黄檗文化促进会等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万福寺西方丈展出中日多位著名僧侣、书法家的90幅作品,今天开演的中日音乐会也带来海内外超过100多名艺术家参与演出的节目。文化艺术超越国界,直接扣观赏者的心灵。希望大家充分欣赏中日两国音乐、书画、茶叶的魅力,为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民间友好发挥作用。另外,明年在万福寺西方丈展出中日书画作品,将面向世界公募,期待世界五湖四海的艺术家参与这个千年古寺的艺术节”。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薛剑总领事致辞中表示:日中文化艺术节连续四年在与中国渊源深厚的万福寺隆重举办,具有特殊意义和影响。希望两国各界积极传承和践行隐元禅师倡导的“道义撑持、东西互照”的精神,不断深化传统民间友好、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黄檗宗万福寺禅师近藤博道在致辞中说:今天第四回在日本宇治黄檗山万福寺此举办日中文化艺术祭有着特别的意义。370年前,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开宗黄檗,对日本文化影响至深。他带来的不仅是禅宗思想,更是让日本黄檗成为煎茶道的发源地。今天的活动内容也有“禅茶一味”,“一味”就是纯净和纯粹的意思。“禅”就是排除杂念入静。这次的文化艺术祭,有书画展、音乐会,音乐,佛教中的音乐称“梵唄”,“梵”,意于纯净心灵;因此,“梵唄”即纯净心灵的音乐。希望大家都怀着纯净的心情,参加这次文化艺术祭,享受其中的快乐。

宇治市市长松村淳子女士致辞中说:“黄檗山万福寺、日本中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黄檗文化促进会为加深中日两国国民的相互理解和促进友好交流已经连续第四次举办活动,对此,为台前幕后的参与者再次表示敬意和感谢,并对日中两国艺术家为今天带来的书画艺术、禅茶寓意、以及表演艺术等以及深远的意义,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这样的美好传承和交流一直延续下去。”

京都华侨总会会长杨正武、一般社团法人黄檗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文清等嘉宾也先后致辞之后,日中文化艺术节音乐会在万福寺大雄宝殿上月台开演。

隠元禅師大茶会是今天活动的重要一环,由荒木総長展示的烏龍茶茶艺表演。


现场揮毫展示书画作品(右一近藤博道禅师、右二日本中華文学藝術家連合会謝春林前会长、左二陳允陸前会长、左一傅巍事務局長)

大阪龍獅子団带来的狮子舞登场,赢得台下阵阵热烈掌声和欢笑声。

来自神户的古筝演奏团的“邦楽演奏”,据带队人介绍,所谓“邦楽演奏”最初来自隋唐时代,由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节学成之后带回日本,经过古琴的改良和适合日本民众的乐曲改良之后,成为今天大家听到的日本风格的古筝“邦楽”。最初从中国隋唐时代的原始曲目在中国早已经失传……

宋茜芸術団:独唱・合唱①《天路》 ②《愛するあなた》③《いつでも夢を》由重慶秀咖舞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带来的太极拳

中国伝統楽器二胡演奏(呉延、古箏、葉衛陽)《情熱大陸》 古箏二胡 《漁舟唱晩》  琵琶、古箏、二胡《爱拼才会赢》

中国舞蹈《飛天》,表演者舞姫 KOKORO。

歌謡曲岛のプラス河内おご節(妇女会吴迎华演出团队)

长笛・古筝二重奏《春の海》

葫芦丝独奏 竹林深处 李怡蓉

夏威夷普拉舞

独唱:1.歌謡曲《花又落》2.《昴》演唱者:范丹陽


変脸(張東)

铜管乐队①北酒場②ヤングマン③祭-YAGIBUSHI Brass Rock

大合唱:① 日本名曲:川の流れのように② 中国名歌:茉莉花③ 中国名歌:大海啊、故郷④ 日本名歌:故郷·(ママさんブラス)

宋茜芸術団コーラス Con Grazia ヴォーチェ合唱団、大阪佛光合唱団、奈良フェニックス大学 有志、枚方中国語学習会 有志

傍晚时分,演出结束,曲终人未散,观众和出演者的心情在歌声舞声和乐曲声中,久久荡漾,余韵萦绕身心。

黄檗禅茶梵呗音,回眸凝望已千寻……活动虽已结束,禅宗法师教诲铭记在心:以此梵呗音,排除杂念,纯净吾心。

国际书画展一直延续到3日傍晚结束。

本届活动的所在地、位于京都府宇治市的黄檗宗大本山寺院“万福寺”,山号黄檗山。1661年由中国僧人“隐元隆琦禅师”开创。之后根据日本幕府的政策等,宗派改称黄檗宗并流传至今。日本的“禅宗”分为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三宗。明代高僧隐元禅师渡日后模制了中国福建省福清的黄檗山万福寺而开山创建的。这里至今保留着创建时的样子,是日本境内少有的中国风格的佛教寺院,保存了众多中国贵重文物。据悉,该寺僧人诵经皆用汉音,住持和尚一至十四代都是中国出身。万福寺的建筑物是采用中国明朝样式的伽蓝配置。保存创建当初样貌的寺院在日本绝无仅有,作为代表性的禅宗伽蓝建筑群,主要建筑物23栋、回廊、匾额等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去年金秋,万福寺法堂、大雄宝殿、天王殿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