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山东大众日报记者!请问小林阳吉先生…“日本八路”之子小林阳吉接受山东《大众日报》专访
大众日报记者 刘一颖 马海燕 王琛
图片说明:9月2日,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在记者见面会上发言。他说父亲写了一篇文章,叫《我的思想反省》,登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行的)1944年7月23日的《大众报》上。(图片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视频截图)
“一个民族的反省远远要比另一个民族的宽容,更加重要。一个勇于反省的国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9月2日上午,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这是发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第三场记者见面会上的一幕。当天,五位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受邀介绍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认识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第一位发言代表就是小林阳吉,他用中文讲述了自己父亲由日本侵略者转为反法西斯战士的经历。1940年,小林清在胶东文登县和八路军作战时负伤被俘。“被俘后,八路军没把他当敌人,给他自由平等,尊重他的人格。”小林阳吉说,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教育下,父亲的世界观发生根本变化,不仅知道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明白要永远阻止战争。
“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叫《我的思想反省》,登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行的)1944年7月23日的《大众报》上。”说罢,小林阳吉展示了报纸复印件。“父亲从此和中国人民一道投身抗日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被山东抗日军民称为‘日本八路’。”
有记者提问,作为八路军战士的后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反战精神?
小林阳吉思考片刻,回答说:“珍惜历史,珍爱和平。今天,日本要比任何时候都(认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日中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中两国人民有过数千年的传统友谊,但是,谁也不应该忘记在两国关系史上,有过侵略和被侵略的残酷岁月,历史不能被忘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理应公之于世,让人们牢牢记住。”
“我们是山东大众日报记者!请问小林阳吉先生,在您父亲眼中,山东抗日军民、山东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怎样作用?”记者见面会一结束,我们“拦下了”即将离场的小林阳吉。
一听是来自山东的记者,小林阳吉欣然接受采访。他回忆说,父亲认为,山东是抗日战争时期成长最大的根据地之一。抗战胜利后,有6万到7万人从山东去东北,对推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作出很大贡献。“父亲抗击日本侵略时,曾得到一位山东姑娘的掩护,由于双方交流有语言障碍,(后来)没找到她。但父亲特地去栖霞英灵山,拜祭老首长和牺牲在抗战中的战友们。”
小林阳吉的诚恳回应,引发了保加利亚记者季霍米尔·伊格纳托夫的思考。他说,播种风的人,必将收获风暴。任何残害无辜民众的政权,都必须被揭露,真相也必将昭彰。播撒爱与尊重的种子,才能守护和平。
参加当天记者见面会的,除了小林阳吉,还有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贝石涛、苏联元帅瓦·伊·崔可夫之孙尼·弗·崔可夫、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英国友人大卫·柯鲁克、伊莎白·柯鲁克之子柯马凯。这些国际友人及其遗属代表的相聚,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唯有铭记历史,携手同行,才能共建一个更加和平公正的世界。